松花江专利所抢救农民发明的大豆育种技术,使其实现农业知识产权保护

2023-09-15 09:09
3

近日,由我所代理的“一种大豆的多父本单母本杂交方法”发明专利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的《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书》。此发明方法能使多父本单母本大豆杂交后成活率、变异率大幅度提升,缩短育种时限的同时,提高育出大豆品种具备产量高、蛋白含量高、抗逆性强的概率。该发明解决了有性杂交和单一父母本无性杂交缺陷,引领无性杂交技术前沿。

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的《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书》

该专利的发明人之一正是我省民间大豆育种专家王治富。王治富生于1946年,自农业初中毕业后便一直潜心大豆育种事业,迄今已有超过五十年的大豆杂交育种经验。但多年来只能用农民的通俗语言描述其发明的过程和结果,与大豆育种的技术术语有一定差距,所以其发明始终未能得到授权。现已近80岁高龄的他,一度很担心自己数十年积累的育种技术会因得不到保护从而失传。

专利发明人之一吴晓波1965年出生,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现任讷河市绿色食品服务中心副主任,有4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经验,同时,与王治富共同研究大豆育种4年,对该专利涉及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将发明人王治富的育种过程总结为大豆育种专业术语,将发明事实以技术交底书的形式交给我所专利代理师。

2021年8月,王治富、吴晓波带着大豆育种技术团队慕名来到我所。王、吴晓波介绍,其培育的大豆,高度是普通大豆(植株高度约30-90厘米)的2倍以上;大豆的主茎直径达2厘米,是普通大豆的4倍,粗壮的主茎也保证其具有强抗倒伏能力。这种巨型大豆一棵植株上最多能结约250个豆荚,大约能产大豆100至150克。我省大面积种植的普通非转基因大豆,每棵植株一般能结40-70个豆荚,每棵植株最多能产约50克大豆。这种高茎大豆并非依靠转基因技术,而是通过传统的杂交育种的方式实现的。经过多年杂交实验,使高产、抗倒伏、高主茎性状在同一大豆品种上持续汇集,并不断从其后代中筛选身高更高、产量更高和抗倒伏能力更强的植株。今年,王治富带领的大豆育种技术团队在试验田种植了一百多个品种的大豆,种植面积达170亩。

“该如何将这种培育结果实施保护呢?”

王治富、吴晓波大豆培育技术属于农业知识产权范畴。农业知识产权,是对权利所有人在农业技术领域做出的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我国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一个以植物新品种、农业技术发明创造专利权、农业新品种商标权、农产品地理标志以及农业商业秘密保护等为重点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收到委托后,松花江专利所长岳泉清亲自带领代理人团队到发明人的种植样品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为找到最适合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方式与大豆育种技术团队进行了数次沟通。最终,发明人从发明专利和植物新品种保护两种方式中选择了以方法专利形式对技术进行保护。

岳泉清带领代理人团队到发明人的种植样品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发明人担心“如果专利得不到授权怎么办?”时

1.为了打消发明人的顾虑,我所为其提供了风险代理的服务模式,即不授权退还全部代理费。

2.为了使发明技术尽早得到保护,我单位还为此专利申请了优先审查办理渠道。该专利2022年8月24日向国知局提交申请,于2023年8月31日取得授权。相较于传统发明专利平均三年的授权时间,大幅缩短了审查周期,使发明人更早获取专利权,保护了自己的技术和占领市场的优势。

3.在该专利的代理过程中,代理师对发明背景技术特点进行有效概括,将方法核心技术进行分析和突显,并提供充分、全面的证据,使得说明书清楚、完整及客观,同时,也保证权利要求书得到充分的支持和解释说明。

4.为了使该项专利能够顺利获得授权,专利代理师与发明人进行多次沟通,深入了解其技术要领,精准把握关键要素,确保专利申请的高质量。

5.专利代理师将发明人技术交底书中大豆育种的技术术语加工成了受专利法保护的法律术语,在答辩过程中针对术语定义的精准修改,保证了专利能够快速得到授权。

6.从技术挖掘到方案完善,从专利申请到拿到授权,始终有专利代理师进行一对一的全程服务。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产权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尤其是种子创新更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和掌握农业发展主动权的关键。作为专利代理机构,今后,我所将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定位,挖掘、抢救农民和民间高手基于真实问题找到的解决办法,将其获得知识产权的相应保护,为做好国家粮食生产的“压舱石”不断做出努力。继续帮助农业领域发明人提升农业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发展农业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